模塊化建筑和傳統裝配式建筑都是采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方法。它們都是在工廠預制,然后在現場進行拼裝的住宅體系。兩種建筑方法的主要區別在于:
01預制單元
· 傳統的裝配式結構體系
需要在工廠預制每個構件按照設計尺寸,由于某些構件數量大且分散,制作時需要準確編號并有人員看管,以保證分門別類排列有序,避免誤差。而在拼裝時,從巨大的構件數量中找到適合的構件會增加很大的工作量。
· 模塊化結構體系
在工廠中預制整個房間作為單個空間模塊構件,并在模塊制作時安裝設備、管道、裝修和固定家具。外立面裝修也可同時完成。
模塊化結構體系的預制構件包括梁、柱和鋼節點,它們在工廠中完成預制,然后進行單個模塊的拼裝。由于構件尺寸和工藝流程的標準化,可實現流水線生產,減少人工投入,提高速度和效益。
02運輸過程
· 傳統的裝配式結構體系
傳統裝配式與模塊化結構體系的預制構件可以通過拖車運輸到現場。
但傳統裝配式結構體系中的某些構件往往尺寸較小、數量眾多且分布散亂,這會導致裝卸過程耗時,并可能受到損壞,不利于長距離運輸。
· 模塊化結構體系
相比之下,模塊化結構體系已經改進了這個問題。
模塊化單元在工廠內按照設計規范拼裝完成,使用高強螺栓或焊接方式連接穩固,整體性最好且不易損壞。
在運輸時,模塊可以疊放提高空間利用率,并節約裝卸時間,便于轉運。模塊化單元可以通過拖車進行短途運輸,也可通過集裝箱成品運輸方式進行長距離運輸。
03拼裝方式
· 傳統的裝配式結構體系
傳統裝配式結構體系的構件本身類型多、數量大、分布散亂是拼裝時的難點,需要較高專業技術的人員配合進行工序,人力物力投入大。
· 模塊化結構體系
模塊化建筑結構體系的施工現場拼裝采用“搭積木”的方式,模塊單元節點間使用高強螺栓連接,使模塊可靠的連接成為建筑整體。其連接方式簡單,節省時間,速度快,施工質量高,省時省力又經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