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低能源消耗
不同于鋼材或混凝土,木材加工耗用的能源很少。有學術研究發現,用木材替代其他施工材料,將使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4%~31%,礦物燃料消耗減少12%~19%。但這一過程需要謹慎,如果森林砍伐的速度比樹木種植的速度快,那么我們就極有可能面臨木材的嚴重缺乏。
2、環境污染少
在我國普遍采用的磚混結構、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中,其主要組成材料分別為粘土磚、水泥和鋼材。水泥、粘土磚的燒制和鋼材的冶煉均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和粉塵,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。
與上述三種結構相比,木結構建筑不僅在木構件加工過程能源消耗較低,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小,而且樹木生長過程中能夠吸收二氧化碳、放出氧氣,改善自然環境;相比于混凝土現場澆筑的濕法作業模式,木結構建筑的裝配式安裝方式對項目所在場地的環境影響也更小。
3、可再生資源
與其他建筑材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木結構建筑使用的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,即木材是唯·一一種數量不斷增加的建筑材料。通過使用有可持續管理認證的木材,可以減少不可再生材料的消耗,這對建筑行業意義重大。
在對森林資源加以科學管理,堅持林木生長量大于采伐量基礎上,森林資源能做到可持續利用、循環使用。開展可持續的森林管理,并周期性地種植樹木,那么我們就有可能永遠有木材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