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,被稱為裝配式建筑。
裝配式建筑總體可以分為兩個部分:構件生產和構件組裝。裝配式建筑的所有建筑構件都在工廠制作,當構件制作完成后,將構件運到建筑裝配場地進行裝配。
裝配式建筑區別于傳統建筑模式,大大減少了人工作業和現場作業,且融合了大量數字化技術,符合建筑業產業現代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的發展方向......
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,建筑工業化率將快速提升。當前,日本、美國、瑞典等國的建筑工業化率在都在 70%-80%,而我國建筑工業化率僅有 5%。相比于發達國家,我國建筑業仍處在非常低的工業化水平。同時,我國的城鎮化率不到 60%,相比美國和英國的 80%、日本的 90%尚有較大空間。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是發展的大趨勢,建筑業仍將是受益的行業之一,而建筑工業化率也將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得到快速的提升。
裝配式造價成本降低,效率得到提升。裝配式建筑將絕大多數構件、部品在工廠進行工業化預制,減少現場作業環節,可大大減少了現場施工的勞動力用量,降低工人勞動強度。裝配式人力成本低的優勢也逐步在大環境的驅動下體現出來。并且裝配式在項目的建設周期上具有明顯的優勢,如果按照工業化生產方式建造同等規模的工程來看,建設周期可縮短40%以上。建設周期決定了企業的效率,周期縮短使得企業投入資本的周轉速度加快,資本效率大幅提升。
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廣,預制構件產量越來越大,標準化率大幅提升,生產企業內部資源發揮充分的效用,規模化效應逐步顯現,